CBA请外籍裁判有什么好处?杨毅一席话,说得很有道理
北京首钢和山西男篮的季后赛半决赛G2,比赛打得那叫一个激烈!北京队客场106比99干掉山西,系列赛2比0领先,离总决赛又近了一步。可这场比赛,真正让人议论纷纷的,不是球员的精彩表现,而是裁判的几次争议判罚,场外直接炸开了锅。
比赛刚开始,北京队就像上了发条,进攻快得像一阵风,传球准得像长了眼睛。山西队的防守被打得七零八落,主力得分手也被北京的铁桶防守锁得死死的。山西也不是吃素的,第二节开始反扑,比分咬得特别紧。场上的对抗越来越狠,裁判的哨子响个不停,但好几次吹罚让两边球迷都看懵了。比如第三节,山西球员一次上篮被帽,裁判愣是没吹犯规,山西教练当场就急了。第四节,北京球员一次带球撞人,裁判却判了山西防守犯规,场边观众直接喊“黑哨”。
赛后,北京队坐不住了,第一时间向CBA联盟递交了申诉,说这场比赛的吹罚有问题。消息一出,网上立马吵翻了天。球迷们炸锅了,有人说裁判偏向主场,有人说裁判水平太烂。数据摆在那儿:这场比赛,裁判一共吹了42次犯规,北京队22次,山西20次,表面上看差不多,但关键时刻的几次判罚,直接影响了比赛节奏。
CBA的裁判问题,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。过去几年,季后赛没少因为裁判的争议判罚上热搜。2019年总决赛,广东对新疆的比赛,裁判的几次漏判直接让新疆队吃了亏,赛后球迷在网上骂了好几天。2022年,辽宁和广厦的半决赛,裁判的尺度一会儿紧一会儿松,搞得球员都不知道怎么打了。球迷对裁判的信任度,早就低到谷底。每次比赛一有争议,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裁判水平差,而是怀疑裁判是不是“有猫腻”。
这回比赛,争议判罚又把裁判推到了风口浪尖。知名媒体人杨毅赛后发话了,直言请外籍裁判是个好办法。他点出了问题的核心:外籍裁判吹错了,大家顶多骂他水平不行,眼睛瞎了。可国内裁判一旦吹错,球迷就不光是骂水平低,还会怀疑他是不是收了钱,或者偏向哪支队。杨毅这话说得直白,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坎。毕竟,CBA的裁判圈子小,裁判跟球队、赞助商之间难免有交集,球迷难免会多想。
请外籍裁判,真有那么好吗?其实,CBA早就试过这招。2018年季后赛,联盟就请了韩国和欧洲的裁判来吹比赛。当时的数据显示,外籍裁判的误判率大概是8%,国内裁判是10%,差别不算太大。但球迷的反馈完全不一样。外籍裁判吹错了,大家觉得是水平问题,骂两句就过去了。国内裁判吹错了,立马被扣上“黑哨”的帽子。杨毅说得没错,外籍裁判最大的优势,就是他们跟国内的球队没啥瓜葛,吹罚看起来更公平。
这事说到底,还是因为球迷对CBA的期待太高了。篮球在中国有多火?2024年的数据,CBA全赛季的观众人数超过600万,线上直播的观看量更是破了10亿。CBA不只是个联赛,它承载了无数球迷的感情。大家希望看到的,是公平的比赛,是球员的真本事,不是裁判的“表演”。每次争议判罚,都像是在球迷心上划一刀。
文章到这儿,问题也抛出来了:你觉得CBA该不该多请外籍裁判?或者,联盟还有啥办法能让比赛更公平?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!

